每一次為新書寫序,除了在挑戰我的作文能力,也讓我省思自己是否活得跟寫得一致。而這一次,並沒有,因為很不容易呀,但我正努力活出來,像我寫得這樣!
------
《我是小巴》序
#認識自己
人生中,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路要跑,而要跑在適合自己的路上面,才會覺得開心自在。但要如何知道哪一條路適合你,你必須先學會認識自己。《我是小巴》正是一本能幫助小孩思考如何認識自己、建立自我價值的繪本,讓我們一起來看看。
認識自己最迷人之處,就是當你越認識自己,你就越能看見自己所擁有的一切。就好像書中的小巴,他看見他是一隻很大、很長、毛很蓬鬆的狗,這時去觀察小巴的表情,他是相當喜悅的,至少在那個階段。這使我想到了我的孩子,當我笑咪咪地告訴他,你擁有一對可愛的眼睛、一雙能跑步的腿或一雙會發亮的鞋子,我的孩子好興奮呀。因為我讓他看見,他擁有這些,我以他為榮。
而孩子認識自己的方式會隨著身處在不同的環境裡有所改變。當小巴走到戶外,遇見了比他更大、更長、毛更蓬鬆的狗,小巴很吃驚,他有的特點或特徵,其他的狗兒竟然也有,甚至看起來更厲害呢。我不知道大家會不會很怕孩子在比較中喪失自信,老實說,我常會擔心呢!不過當我回頭看一下發展學,就比較不擔心了。其實,孩子透過「比較」才會看見自己與人們有所不同,甚至加以分類,發展學上說這是「分類自我」。譬如我兩歲半的孩子會這樣告訴我:「我是男生,不是女生。」、「我是小孩,不是小寶寶」。因此孩子會去和他人比較,是一個發展的里程碑。
而認識自己無法獨立完成,必須與人互動,才會進一步去思考自己是什麼樣的一個人。就像小巴站在一大群狗中央,才發現他身上的一切,好像大家都有,於是他就在思考:「我到底是一隻什麼樣的狗呢?」其實,這樣自我探索的過程是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,有助於孩子思考自己存在的價值及意義。不過,孩子若得不到正向的支持,他就會用錯誤的價值觀來界定自己。你看,不用多少時間,小巴已經否定了自己:「也許,我是一隻什麼都不是的狗……我是一隻很冷的、孤單的、溼答答的狗。」
你會發現,一個人從探索自已到否定自己就只有一線之隔。那如何幫助孩子在認識自己的過程,不會因自怨自憐、自暴自棄而迷失自己。我想,小巴的主人麥斯做了最佳的示範!他在「尋狗啟事」上寫了他認識的小巴:他(小巴)是一條黑白相間的狗、也是他(主人)最好的朋友,這一寫,才幫助小巴終於認識自己是一隻什麼樣的狗。
要幫助孩子或自己把《我是小巴》讀到心坎裡,關鍵要看得出尋狗啟事在說什麼,這也幫助我看見了關於認識自己更深一層的涵義。認識自己,能激發孩子去欣賞自己,但其實也是為了搭一座橋,去面對如何接納自己的課題。連大人都知道,接納自己非常困難,即便已經擁有許多別人羨慕的東西,但還是很容易去放大自己不如人的地方。然而,最大的寶藏正藏在此處,當你溫暖的接納孩子不夠好的地方,孩子才能真正接納自己。譬如你的孩子長的沒別人高,做的事情沒別人快時,你仍然笑咪咪的回應他:「即使這樣,爸爸媽媽還是一樣愛你喔!」孩子便得到了這個名為「無條件之愛」的寶藏。如此一來孩子才會真正的開心,明白原來我不必樣樣都要比別人好,才會得到肯定。
翻到最後一頁,你看小巴見到主人會這樣的喜悅,就是因為他已經找到屬於他最大的價值,就是主人沒有條件的愛。
三民書局與三民網路書店
好享聽故事